我們的孩子啊,一個個都是小天使與小惡魔的結合體。
有的孩子安靜且專註,有的孩子活潑且好動,有的孩子內向又膽小,有的孩子外向卻有攻擊性,有的孩子能吃能睡讓人省心,有的孩子挑食卻體力無極限,有的孩子黏人又分離焦慮,有的孩子獨立又爭強好勝。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年齡階段、生活環境和父母的養育方式。
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質,這一點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口欲期、探索期、叛逆期,都是孩子必定經歷的。生活環境,除了硬體環境,還包括家人相處方式、同伴等等。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嚴厲的控制型,驕縱的溺愛型,當然也有民主的和善而堅定型。
有一個女孩,1.5歲,活潑好動。
在早教課時,她學著老師的樣子,想碰一下小朋友的鼻子,卻將手指重重地摁在人家的鼻子上,小朋友被她嚇哭了,她茫然地站著不知所措;她手裡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急切要拿回的她不顧一切地跑上去推倒了小朋友,搶回玩具,她還不懂得分享;有小朋友跑過來衝撞了她,她伸手就是一下打在了人家背上,她認為是在保護自己。
她的媽媽看到這些情景時,都會急速地跑過去制止她的行為,或是拿起她的小手打一下,再問:「媽媽怎麼跟你說的,不可以打人知道嗎?」有時又說:「你是不是手欠了?」
小女孩被訓斥時有些呆,不哭,她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媽媽打我的手,卻讓我不要打別人?
有一個男孩,2.5歲,容易暴怒。
與同伴在床上蹦蹦跳跳,開心地大笑,摔倒了就馬上爬起來繼續跳。有一次同伴摔倒時帶倒了他,他很生氣,直接趴在同伴的小腿上,張口咬了下去。沒有人反應過來,只有他的媽媽飛速跑過去把他拎了起來,她知道孩子要咬人了。
昨天聽聞,朋友的孩子在托班連續三次被同一個孩子咬傷,跟老師反應後得知其他的孩子也有被咬傷的情況。家長很緊張,說要回去好好教育孩子,但孩子還是不斷地在傷害其他小朋友。
咬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定要制止。究其原因,很多人會說口欲期沒有發育好,或者語言爆發期容易出現咬人的慾望。尋求原因是一方面,孩子出現了這類情況該怎麼辦呢?
有一個男孩,6歲,不太有規則意識。
在培訓機構上課,與同學爭搶東西,對方是個女孩兒,但他沒有絲毫讓步,並且打了她。老師把他們帶到教室外,叫來了男孩的爸爸,告訴他孩子打人了。女孩兒在哭,大家看著都心疼,爸爸緊抓著男孩的手,面露難色,老師不斷地在重複:「不可以打女孩子」。
男孩並未覺得自己有錯,女孩經過他身邊時他試圖再打她一下,這時爸爸和老師不約而同地打了男孩兒,並教育他「不可以打人的」。
說教未停止,男孩被「堵」在牆角,接受爸爸和老師的教育,終於他忍不住了,大聲嘶吼,然後委屈地哭了起來。
看見這個情景,我內心特別為那個男孩難過,我能做點什麼?他打人自然是不對,事實無需辯駁,可是家長和老師管教的方式我卻不能認同。
我聯繫了男孩的媽媽,告訴她我看到的事實和我的感受,我請她在孩子回家以後選擇一個他平靜的狀態,與他談談這件事,並真心地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內心想法,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上幾種情況,在生活里隨處可見,我是指家長的處理方式。
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是需要家長不斷解讀和引導的。
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幼兒期:自我意識、自我意願。自主性,羞怯和疑慮,意志,獨立、自主、自控、自信、主動顧慮、畏縮、被動、自卑、怕失敗、拖延。
學前期:好奇、想像、憧憬,主動性,內疚感目的。自信心、進取心、好奇心、創造力、畏懼、低自我價值、低自尊、自責、退縮。
學齡期:學習、社會交往、文化約束,勤奮,自卑,能力。勤奮、專註、規則、競爭、合作自卑、無能感、失敗感、無意義感。
青春期:心理社會的合法延緩期,同一性對應角色混亂忠誠。篤定、成熟、全局與前瞻、敬業內心衝突、迷失感、對立或盲從、不負責。
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工作富有成效,親密,孤獨,愛。奉獻、承擔義務、讓步與犧牲、分享與關懷,不合群、孤立感、無法與人親密相處。
成年中期:生活相對穩定,關注下一代成長,繁殖,停滯,關心。富有創造力、影響力、助人、同情慈愛,人際貧乏、自我中心、自私、急功近利。
成年晚期:自我整合,自省,回顧人生、接納死亡,圓滿,失望,智慧。隨順自然,自我滿足、充實、無憾、圓滿,悔恨舊事、絕望、恐懼、無奈。
著重看嬰兒期至學齡期四個階段,孩子是從孤弱依賴被照顧的階段,慢慢開始探索,通過認知、想像,學習社會交往和文化約束。也就是說,孩子到6歲,才能夠較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如何社交,在這之前,他都有可能行為比語言快,出現打人的情況。
比如2歲內的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家長不必太緊張,他也許是在探索:這一下打下去,我有什麼感覺?對方有什麼反應?對方和我的距離有多少?父母如何看待此事?結果如何?通過幾次攻擊別人的經歷,他會搞明白這些問題以及因果關係。
如若家長把孩子拉過來打一通,再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對孩子而言這是自相矛盾的。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時常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自然看在眼裡,在他遇到不能或者不想解決的問題時,就直接用打來解決,進而家長以更暴力的方式教育,造成惡性循環。
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我家小孩現在膽子大了,竟然會還手了!」邊說邊表現出一副「難以置信、看我怎麼收拾他」的樣子。
沒錯,經常用打的方式懲罰孩子,孩子因為弱小無法反抗只能乖乖就範,但從長期效果來看,懲罰只會讓孩子心裡怨恨,進而想報復大人,到長大一些就會叛逆,與大人抗衡。孩子終究會長大,力量一天比一天強大,打,是無效的育兒方式。
有的家長就問了,打不得那該怎麼辦? 溝通,並與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稍大一點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一定是有原因的(不再是因為想要丈量距離),所以請家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只看孩子的表面行為。制止孩子的行為是必須的,在孩子停止爭鬥後,家長先看到孩子的情緒,再詢問孩子打人的理由,然後告訴孩子打人的後果,並請他想想有什麼另外的辦法來解決此事,然後陪他一起去解決。
有的家長又說了,這個流程看似不錯,對誰都沒造成傷害,但是情急之下,管不了那麼多,肯定是拉回來訓斥一番給人家去道歉。
在孩子相應的心理發展階段,家長若沒有了解他們的特徵與需要,極易使孩子出現表格中的消極特質。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升自己,認識到任何人在負面的情緒里都無法解決問題。
再回到正面管教的核心——堅定而和善,對家長來說,是最難的教養方式,需要的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練習,情緒來了的時候及時察覺,行為要爆發的時候及時收回,讓孩子有一個堅定而和善的家長。
孩子不聽話,很多家長用罵或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對嗎?趕緊收手吧
我們的孩子啊,一個個都是小天使與小惡魔的結合體。
有的孩子安靜且專註,有的孩子活潑且好動,有的孩子內向又膽小,有的孩子外向卻有攻擊性,有的孩子能吃能睡讓人省心,有的孩子挑食卻體力無極限,有的孩子黏人又分離焦慮,有的孩子獨立又爭強好勝。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年齡階段、生活環境和父母的養育方式。
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質,這一點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口欲期、探索期、叛逆期,都是孩子必定經歷的。生活環境,除了硬體環境,還包括家人相處方式、同伴等等。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嚴厲的控制型,驕縱的溺愛型,當然也有民主的和善而堅定型。
有一個女孩,1.5歲,活潑好動。
在早教課時,她學著老師的樣子,想碰一下小朋友的鼻子,卻將手指重重地摁在人家的鼻子上,小朋友被她嚇哭了,她茫然地站著不知所措;她手裡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急切要拿回的她不顧一切地跑上去推倒了小朋友,搶回玩具,她還不懂得分享;有小朋友跑過來衝撞了她,她伸手就是一下打在了人家背上,她認為是在保護自己。
她的媽媽看到這些情景時,都會急速地跑過去制止她的行為,或是拿起她的小手打一下,再問:「媽媽怎麼跟你說的,不可以打人知道嗎?」有時又說:「你是不是手欠了?」
小女孩被訓斥時有些呆,不哭,她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媽媽打我的手,卻讓我不要打別人?
有一個男孩,2.5歲,容易暴怒。
與同伴在床上蹦蹦跳跳,開心地大笑,摔倒了就馬上爬起來繼續跳。有一次同伴摔倒時帶倒了他,他很生氣,直接趴在同伴的小腿上,張口咬了下去。沒有人反應過來,只有他的媽媽飛速跑過去把他拎了起來,她知道孩子要咬人了。
昨天聽聞,朋友的孩子在托班連續三次被同一個孩子咬傷,跟老師反應後得知其他的孩子也有被咬傷的情況。家長很緊張,說要回去好好教育孩子,但孩子還是不斷地在傷害其他小朋友。
咬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定要制止。究其原因,很多人會說口欲期沒有發育好,或者語言爆發期容易出現咬人的慾望。尋求原因是一方面,孩子出現了這類情況該怎麼辦呢?
有一個男孩,6歲,不太有規則意識。
在培訓機構上課,與同學爭搶東西,對方是個女孩兒,但他沒有絲毫讓步,並且打了她。老師把他們帶到教室外,叫來了男孩的爸爸,告訴他孩子打人了。女孩兒在哭,大家看著都心疼,爸爸緊抓著男孩的手,面露難色,老師不斷地在重複:「不可以打女孩子」。
男孩並未覺得自己有錯,女孩經過他身邊時他試圖再打她一下,這時爸爸和老師不約而同地打了男孩兒,並教育他「不可以打人的」。
說教未停止,男孩被「堵」在牆角,接受爸爸和老師的教育,終於他忍不住了,大聲嘶吼,然後委屈地哭了起來。
看見這個情景,我內心特別為那個男孩難過,我能做點什麼?他打人自然是不對,事實無需辯駁,可是家長和老師管教的方式我卻不能認同。
我聯繫了男孩的媽媽,告訴她我看到的事實和我的感受,我請她在孩子回家以後選擇一個他平靜的狀態,與他談談這件事,並真心地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內心想法,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上幾種情況,在生活里隨處可見,我是指家長的處理方式。
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是需要家長不斷解讀和引導的。
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幼兒期:自我意識、自我意願。自主性,羞怯和疑慮,意志,獨立、自主、自控、自信、主動顧慮、畏縮、被動、自卑、怕失敗、拖延。
學前期:好奇、想像、憧憬,主動性,內疚感目的。自信心、進取心、好奇心、創造力、畏懼、低自我價值、低自尊、自責、退縮。
學齡期:學習、社會交往、文化約束,勤奮,自卑,能力。勤奮、專註、規則、競爭、合作自卑、無能感、失敗感、無意義感。
青春期:心理社會的合法延緩期,同一性對應角色混亂忠誠。篤定、成熟、全局與前瞻、敬業內心衝突、迷失感、對立或盲從、不負責。
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工作富有成效,親密,孤獨,愛。奉獻、承擔義務、讓步與犧牲、分享與關懷,不合群、孤立感、無法與人親密相處。
成年中期:生活相對穩定,關注下一代成長,繁殖,停滯,關心。富有創造力、影響力、助人、同情慈愛,人際貧乏、自我中心、自私、急功近利。
成年晚期:自我整合,自省,回顧人生、接納死亡,圓滿,失望,智慧。隨順自然,自我滿足、充實、無憾、圓滿,悔恨舊事、絕望、恐懼、無奈。
著重看嬰兒期至學齡期四個階段,孩子是從孤弱依賴被照顧的階段,慢慢開始探索,通過認知、想像,學習社會交往和文化約束。也就是說,孩子到6歲,才能夠較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如何社交,在這之前,他都有可能行為比語言快,出現打人的情況。
比如2歲內的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家長不必太緊張,他也許是在探索:這一下打下去,我有什麼感覺?對方有什麼反應?對方和我的距離有多少?父母如何看待此事?結果如何?通過幾次攻擊別人的經歷,他會搞明白這些問題以及因果關係。
如若家長把孩子拉過來打一通,再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對孩子而言這是自相矛盾的。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時常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自然看在眼裡,在他遇到不能或者不想解決的問題時,就直接用打來解決,進而家長以更暴力的方式教育,造成惡性循環。
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我家小孩現在膽子大了,竟然會還手了!」邊說邊表現出一副「難以置信、看我怎麼收拾他」的樣子。
沒錯,經常用打的方式懲罰孩子,孩子因為弱小無法反抗只能乖乖就範,但從長期效果來看,懲罰只會讓孩子心裡怨恨,進而想報復大人,到長大一些就會叛逆,與大人抗衡。孩子終究會長大,力量一天比一天強大,打,是無效的育兒方式。
有的家長就問了,打不得那該怎麼辦? 溝通,並與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稍大一點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一定是有原因的(不再是因為想要丈量距離),所以請家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只看孩子的表面行為。制止孩子的行為是必須的,在孩子停止爭鬥後,家長先看到孩子的情緒,再詢問孩子打人的理由,然後告訴孩子打人的後果,並請他想想有什麼另外的辦法來解決此事,然後陪他一起去解決。
有的家長又說了,這個流程看似不錯,對誰都沒造成傷害,但是情急之下,管不了那麼多,肯定是拉回來訓斥一番給人家去道歉。
在孩子相應的心理發展階段,家長若沒有了解他們的特徵與需要,極易使孩子出現表格中的消極特質。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升自己,認識到任何人在負面的情緒里都無法解決問題。
再回到正面管教的核心——堅定而和善,對家長來說,是最難的教養方式,需要的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練習,情緒來了的時候及時察覺,行為要爆發的時候及時收回,讓孩子有一個堅定而和善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