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三不孝的說法,三不孝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時說的話。
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為一不孝也;
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乃二不孝也;
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為三不孝。
古代的三不孝,說的太過高深。現在的人除了能記住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外,其他的想必知之甚少。
結合當下的國情,物價飛漲。如果工作不努力,財務不自由,做父母的就難免為孩子操勞,這難道不是一種不孝?
婚姻里的另一半,決定著我們的下半生。如果家裡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搞得雞犬不寧,父母又怎麼放心?
老人為什麼都喜歡抱孫子,催著我們生孩子?大概是想著自己不在了,孩子還有自己的孩子陪著吧。一不孝,不能財務自由鄰居趙大爺家有3個女兒,大女兒在家擺攤。二女兒在深圳打工,三女兒在杭州打工。
也沒有外孫在趙大爺夫婦身邊,夫妻二人空巢在家。
快70歲的趙大爺說:「自己的3個女兒都沒有錢,以後還得靠自己。」
聽媽媽提過,趙大爺的二女兒一家,之前在外打工掙了幾十萬,後來自己創業。開了一個餐飲店,經營不善,最後關門大吉。
夫妻倆不得不再次背起包包,背井離鄉。
趙大爺的三女兒,是唯一一個讀了大學的。聽說月薪差不多一萬,剛剛買了房,經濟也不是很寬裕。
大女兒一直就在家擺著攤,大女婿在工地上幫人。大女婿是快40歲的人了,一年還要換幾個工地,掙不了兩個錢。
每次逢年過節,趙大爺的三女兒會給父母拿點錢。畢竟,趙大爺夫妻倆沒有收入,只是靠著莊稼過活。也沒有高額的養老金。
每年過完年,老大家便面臨著兩個孩子開學繳費的問題。聽媽媽說,趙大爺的大女兒家,連孩子的高中學費都繳不起,問趙大爺借了2000塊錢交學費。
也就是說,趙大爺三女兒給的錢,可能老夫妻倆還沒有捂熱,就轉手給了老大。
平時,趙大爺夫妻倆養的雞鴨,榨的油,種的菜,收的米也都接濟了大女兒一家。
老夫妻倆過著十分清貧的日子,家裡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沒有洗衣機,沒有熱水器。
如果家裡肉剩下了,要麼撒上鹽腌制起來,要麼只能提到別人家裡凍著。
我們不說自己要多有錢,畢竟錢也不好掙。但是起碼我們要養得起自己一家,不給父母增加憂愁。
孩子生活上的拮据,會助長母親頭上的白髮。
看見艱難生活的女兒,趙大爺才會發出那樣的感慨。孩子自身難保,又哪裡騰得出時間和精力來照看自己?
義大利的亞米契斯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同樣,如果我們使自己的父親,母親憂慮,感覺不到希望。無論自己有多少原因,多麼不容易,才過成了現在的樣子。對於父母而言,那就是不孝。二不孝,不能婚姻穩定關於家庭生活,歌德曾經說過一句話:「他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因為他的家庭和睦。」
是的,家庭和睦對於我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玩過刺繡的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這樣的綉作,每個綉品店基本都會有。
可以說,家庭和睦是我們的願望,更是我們父母的內心渴求。
記得有一個塗磊主持的綜藝節目《謝謝你來了》,有一期節目是「我想回家」。
節目中的女嘉賓徐曉梅,帶了一個比自己大14歲的男朋友到家裡。並且男方家裡她也沒有去過,只是聽他男朋友說。
由於擔憂孩子的未來,她的父母強烈反對,已經被氣瘋了,嚎啕大哭,堅決不讓女兒遠嫁。
但是任性的女嘉賓,最終還是不管父母死活,選擇了愛情。
直到自己到了浙江,才發現父母的話是對的。自己選擇的人欺騙了自己,男朋友是他們村裡最窮的一個,家裡連床都沒有。十年來,她都過著貧苦的生活。
節目里女嘉賓提到,自己特別不理解,為什麼父母要反對自己的婚姻?不是安排就是阻攔。
其實,父母不過是想憑藉著幾十年的生活經驗,為女兒選擇一個好的下半生罷了。
父母阻攔,是怕你掉進生活的泥沼,無法自拔;父母安排,是想把最想的給你。
「貧賤夫妻百事哀」,父母是不想你因為家貧,而彼此爭吵不斷,不想你的婚姻之路走了一半又掉頭回來。
天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疼她,愛她的另一半。三不孝,不能育好孩子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時孩子也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心頭肉。
古時候,就談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往往能要了老兩口的命。
電視劇《無賊》,段益的爺爺奶奶來看望他,到了門口,叫了半天都不見大孫子開門。於是焦急的詢問孩子呢?
當聽到孩子丟了,段益的奶奶當場暈倒。
可見,孫子之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意義,絲毫不亞於孩子對於父母的意義。
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早晚要離去,不能陪自己的孩子終老。而孫子卻在慢慢長大,等孫子長大,就能替自己照看他們的孩子了。
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愛,追根到底,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讓父母擔憂,是最大的不孝社會發展太快,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觀念相差太遠。
如今有一種觀點盛行,覺得輕易把父母接到身邊,那不是孝順,而是自私的表現。
大概是指父母在鄉下生活慣了,強行讓他們搬離,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
我們姑且不論父母舒服不舒服,能有經濟能力把父母接到身邊的,又有多少?
我們遠在他鄉,不能隨時盡孝。至少我們可以做到,在精神上,不讓他們擔憂。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讓父母擔憂,就是最大的不孝。
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工作,讓自己生活優越;我們必須謹慎擇偶,爭取與另一半相伴一生,家庭和睦;我們也要教育好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
做到這幾點,不管父母是否在我們身邊,他們也不會太過操心我們。
新時代盡孝,你是否贊同呢?又做到了幾點?
個人簡介:賞春華,看夏日雲滾,得秋實,沐冬日暖陽。期待與你一起,做一個想得開、看得透人生的淡雅女子。歡迎轉發,評論,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新時代子女的三不孝:不能財務自由、不能婚姻穩定、不能育好後代
古代有三不孝的說法,三不孝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時說的話。
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為一不孝也;
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乃二不孝也;
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為三不孝。
古代的三不孝,說的太過高深。現在的人除了能記住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外,其他的想必知之甚少。
結合當下的國情,物價飛漲。如果工作不努力,財務不自由,做父母的就難免為孩子操勞,這難道不是一種不孝?
婚姻里的另一半,決定著我們的下半生。如果家裡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搞得雞犬不寧,父母又怎麼放心?
老人為什麼都喜歡抱孫子,催著我們生孩子?大概是想著自己不在了,孩子還有自己的孩子陪著吧。
一不孝,不能財務自由
鄰居趙大爺家有3個女兒,大女兒在家擺攤。二女兒在深圳打工,三女兒在杭州打工。
也沒有外孫在趙大爺夫婦身邊,夫妻二人空巢在家。
快70歲的趙大爺說:「自己的3個女兒都沒有錢,以後還得靠自己。」
聽媽媽提過,趙大爺的二女兒一家,之前在外打工掙了幾十萬,後來自己創業。開了一個餐飲店,經營不善,最後關門大吉。
夫妻倆不得不再次背起包包,背井離鄉。
趙大爺的三女兒,是唯一一個讀了大學的。聽說月薪差不多一萬,剛剛買了房,經濟也不是很寬裕。
大女兒一直就在家擺著攤,大女婿在工地上幫人。大女婿是快40歲的人了,一年還要換幾個工地,掙不了兩個錢。
每次逢年過節,趙大爺的三女兒會給父母拿點錢。畢竟,趙大爺夫妻倆沒有收入,只是靠著莊稼過活。也沒有高額的養老金。
每年過完年,老大家便面臨著兩個孩子開學繳費的問題。聽媽媽說,趙大爺的大女兒家,連孩子的高中學費都繳不起,問趙大爺借了2000塊錢交學費。
也就是說,趙大爺三女兒給的錢,可能老夫妻倆還沒有捂熱,就轉手給了老大。
平時,趙大爺夫妻倆養的雞鴨,榨的油,種的菜,收的米也都接濟了大女兒一家。
老夫妻倆過著十分清貧的日子,家裡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沒有洗衣機,沒有熱水器。
如果家裡肉剩下了,要麼撒上鹽腌制起來,要麼只能提到別人家裡凍著。
我們不說自己要多有錢,畢竟錢也不好掙。但是起碼我們要養得起自己一家,不給父母增加憂愁。
孩子生活上的拮据,會助長母親頭上的白髮。
看見艱難生活的女兒,趙大爺才會發出那樣的感慨。孩子自身難保,又哪裡騰得出時間和精力來照看自己?
義大利的亞米契斯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同樣,如果我們使自己的父親,母親憂慮,感覺不到希望。無論自己有多少原因,多麼不容易,才過成了現在的樣子。對於父母而言,那就是不孝。
二不孝,不能婚姻穩定
關於家庭生活,歌德曾經說過一句話:「他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因為他的家庭和睦。」
是的,家庭和睦對於我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玩過刺繡的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這樣的綉作,每個綉品店基本都會有。
可以說,家庭和睦是我們的願望,更是我們父母的內心渴求。
記得有一個塗磊主持的綜藝節目《謝謝你來了》,有一期節目是「我想回家」。
節目中的女嘉賓徐曉梅,帶了一個比自己大14歲的男朋友到家裡。並且男方家裡她也沒有去過,只是聽他男朋友說。
由於擔憂孩子的未來,她的父母強烈反對,已經被氣瘋了,嚎啕大哭,堅決不讓女兒遠嫁。
但是任性的女嘉賓,最終還是不管父母死活,選擇了愛情。
直到自己到了浙江,才發現父母的話是對的。自己選擇的人欺騙了自己,男朋友是他們村裡最窮的一個,家裡連床都沒有。十年來,她都過著貧苦的生活。
節目里女嘉賓提到,自己特別不理解,為什麼父母要反對自己的婚姻?不是安排就是阻攔。
其實,父母不過是想憑藉著幾十年的生活經驗,為女兒選擇一個好的下半生罷了。
父母阻攔,是怕你掉進生活的泥沼,無法自拔;父母安排,是想把最想的給你。
「貧賤夫妻百事哀」,父母是不想你因為家貧,而彼此爭吵不斷,不想你的婚姻之路走了一半又掉頭回來。
天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疼她,愛她的另一半。
三不孝,不能育好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時孩子也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心頭肉。
古時候,就談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往往能要了老兩口的命。
電視劇《無賊》,段益的爺爺奶奶來看望他,到了門口,叫了半天都不見大孫子開門。於是焦急的詢問孩子呢?
當聽到孩子丟了,段益的奶奶當場暈倒。
可見,孫子之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意義,絲毫不亞於孩子對於父母的意義。
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早晚要離去,不能陪自己的孩子終老。而孫子卻在慢慢長大,等孫子長大,就能替自己照看他們的孩子了。
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愛,追根到底,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
讓父母擔憂,是最大的不孝
社會發展太快,導致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觀念相差太遠。
如今有一種觀點盛行,覺得輕易把父母接到身邊,那不是孝順,而是自私的表現。
大概是指父母在鄉下生活慣了,強行讓他們搬離,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
我們姑且不論父母舒服不舒服,能有經濟能力把父母接到身邊的,又有多少?
我們遠在他鄉,不能隨時盡孝。至少我們可以做到,在精神上,不讓他們擔憂。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讓父母擔憂,就是最大的不孝。
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工作,讓自己生活優越;我們必須謹慎擇偶,爭取與另一半相伴一生,家庭和睦;我們也要教育好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
做到這幾點,不管父母是否在我們身邊,他們也不會太過操心我們。
新時代盡孝,你是否贊同呢?又做到了幾點?
個人簡介:賞春華,看夏日雲滾,得秋實,沐冬日暖陽。期待與你一起,做一個想得開、看得透人生的淡雅女子。歡迎轉發,評論,點贊,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