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一書中寫道:
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鬱。
01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
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
一個家,由爸爸媽媽一起打造。
現代家庭,往往是父親在外打拚,母親在家照看孩子。
看起來分工明確,其實不然。
爸爸,不應該只是一個稱謂,他在家庭教育中佔有或不可缺的地位,且無可替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
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男人較女人來講,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
這些特點,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然而,據調查,高達80%的爸爸,每天陪伴孩子不足一小時。
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身高、體重、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明顯落後。
普遍存在焦慮、自卑、自閉、任性、多動、自控力差、有依賴性等問題,
被專家稱為「父愛缺乏綜合症」。
而那些社會上取得很好成就的人,20%取決於個人的努力,80%的因素取決於爸爸的影響。
所以說,培養內心富足的孩子,離不開爸爸的陪伴。
02
父母也是有「期限」的
很多爸爸總喜歡拿工作當借口:
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照顧孩子。
難道我不想陪孩子,可誰去賺錢啊?
又要賺錢,又要陪孩子,我還能分身不成?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
「成功是什麼?」
「不是你賺了多厚的票子,也不是你買了多寬的房子,更不是你開上了多帥的車子,
而是,學校的家長會能有你的身影,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總能看到你的背影。」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他們的一切,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小孩兒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上天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爸爸錯過了,便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03
「喪偶式育兒」
曾經看過一個小朋友的作文,把爸爸沒時間陪他玩的經歷寫了下來。
其中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雲端老公」,我們對於這樣的名詞已經見怪不怪。
不得不承認,現在孩子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給了媽媽。
你會發現,在各種群里探討育兒問題的基本都是媽媽;
帶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的人大多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
劉墉說: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里,沒有手。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里,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個調查:94%的受訪者坦言,身邊就有「影子爸爸」。
那麼,爸爸去哪兒了呢?加班?應酬?打麻將?玩手機?
是否真的擠不出時間陪孩子,還是壓根就沒意識到陪孩子是件重要而緊急的事情呢?
04
父親,才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1.父親角色影響孩子性別認同
性別角色並非天生。
世衛組織研究表明:
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
男孩更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如何與異性交往。
而這些都是建立在爸爸能夠陪伴孩子的前提下完成的。
2.父親角色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相較於媽媽的輕聲細語和溫柔愛撫,
爸爸與孩子接觸的方面通常是大動作的肢體互動,較強的身體刺激,
促進孩子在體重、身高、肢體協調等方面的生長發育。
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做做運動。孩子一定也喜歡「陪他玩」的爸爸!
3.缺少父愛的孩子社會適應性差
調查發現,缺少父愛關心和教育的中小學生,
往往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恐懼、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嚴重。
在人際關係上有不安全感,在成年後較難保持與人的良好關係。
所以父親要做好榜樣,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性。
4.孩子性格叛逆與父愛有關
父親會無形或有形地向孩子傳授社會秩序和行為準則,
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實施人生觀教育、樹立自信和明確責任。
而母親往往注重生活細節和習慣養成,也很重要,但不能代替父親的作用。
很多性格叛逆的孩子,都是以為小時候缺乏父愛而導致的心理問題。
所以,爸爸平時在家,一定要多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
05
爸爸應教給孩子的幾件事情
1.意志堅定
任何家庭都會遇到困難,
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會碰到坎坷。
在各種挑戰面前,需要父親的堅定意志。
生活總有不順心的時候,但重要的是堅定走下去。
2.勇敢獨立
以擁抱為例,母親往往溫柔地抱、細膩地撫摸,
而父親則不乏拋起孩子等這類動作這種良性刺激,
會幫孩子建立樂觀、膽大的性格特質。
多數父親採取的「放養模式」會給孩子「去做吧,
有老爸在」的暗示,讓孩子的主見得到肯定。
3.胸懷寬廣
胸懷寬廣被視為好父親極為重要的特徵。
如果爸爸可以大度包容,和孩子平等溝通,
不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他豁達大度的人生態度,也會對孩子性格形成產生影響。
4.勇於擔當
作為父親,自然要對家庭負責,
這就包括對妻子、對孩子和對長輩負責;
作為從業者,要對工作負責;
作為社會成員,要對社會負責等等。
有責任心的父親自然會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
無形中也教會了孩子認真負責。
5.勤儉節約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是否能夠養成勤儉自製的習慣,
都會深刻影響其一生。
不要因為家庭條件優越,就在金錢觀教育上放縱孩子。
幫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不仰仗父輩辛勤勞作的成果,好逸惡勞。
6.冒險精神
學會嘗試和適度冒險是學習重要途徑之一。
孩子要學會一項體育活動,總要有一些風險,
如果怕摔跤,就什麼都學不會,
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謹慎,不願做沒有把握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讓TA面臨真正的危險,
爸爸要預判危險情況並對孩子進行保護。
爸爸,請一定陪我長大,因為之後的人生已註定
《父性》一書中寫道:
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鬱。
01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
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
一個家,由爸爸媽媽一起打造。
現代家庭,往往是父親在外打拚,母親在家照看孩子。
看起來分工明確,其實不然。
爸爸,不應該只是一個稱謂,他在家庭教育中佔有或不可缺的地位,且無可替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
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男人較女人來講,更具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寬容精神、求知精神。
這些特點,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然而,據調查,高達80%的爸爸,每天陪伴孩子不足一小時。
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身高、體重、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明顯落後。
普遍存在焦慮、自卑、自閉、任性、多動、自控力差、有依賴性等問題,
被專家稱為「父愛缺乏綜合症」。
而那些社會上取得很好成就的人,20%取決於個人的努力,80%的因素取決於爸爸的影響。
所以說,培養內心富足的孩子,離不開爸爸的陪伴。
02
父母也是有「期限」的
很多爸爸總喜歡拿工作當借口:
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照顧孩子。
難道我不想陪孩子,可誰去賺錢啊?
又要賺錢,又要陪孩子,我還能分身不成?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
「成功是什麼?」
「不是你賺了多厚的票子,也不是你買了多寬的房子,更不是你開上了多帥的車子,
而是,學校的家長會能有你的身影,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總能看到你的背影。」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他們的一切,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小孩兒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上天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爸爸錯過了,便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03
「喪偶式育兒」
曾經看過一個小朋友的作文,把爸爸沒時間陪他玩的經歷寫了下來。
其中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雲端老公」,我們對於這樣的名詞已經見怪不怪。
不得不承認,現在孩子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給了媽媽。
你會發現,在各種群里探討育兒問題的基本都是媽媽;
帶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的人大多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
劉墉說: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里,沒有手。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里,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個調查:94%的受訪者坦言,身邊就有「影子爸爸」。
那麼,爸爸去哪兒了呢?加班?應酬?打麻將?玩手機?
是否真的擠不出時間陪孩子,還是壓根就沒意識到陪孩子是件重要而緊急的事情呢?
04
父親,才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1.父親角色影響孩子性別認同
性別角色並非天生。
世衛組織研究表明:
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
男孩更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如何與異性交往。
而這些都是建立在爸爸能夠陪伴孩子的前提下完成的。
2.父親角色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相較於媽媽的輕聲細語和溫柔愛撫,
爸爸與孩子接觸的方面通常是大動作的肢體互動,較強的身體刺激,
促進孩子在體重、身高、肢體協調等方面的生長發育。
多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做做運動。孩子一定也喜歡「陪他玩」的爸爸!
3.缺少父愛的孩子社會適應性差
調查發現,缺少父愛關心和教育的中小學生,
往往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恐懼、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嚴重。
在人際關係上有不安全感,在成年後較難保持與人的良好關係。
所以父親要做好榜樣,增強孩子的社會適應性。
4.孩子性格叛逆與父愛有關
父親會無形或有形地向孩子傳授社會秩序和行為準則,
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實施人生觀教育、樹立自信和明確責任。
而母親往往注重生活細節和習慣養成,也很重要,但不能代替父親的作用。
很多性格叛逆的孩子,都是以為小時候缺乏父愛而導致的心理問題。
所以,爸爸平時在家,一定要多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護。
05
爸爸應教給孩子的幾件事情
1.意志堅定
任何家庭都會遇到困難,
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會碰到坎坷。
在各種挑戰面前,需要父親的堅定意志。
生活總有不順心的時候,但重要的是堅定走下去。
2.勇敢獨立
以擁抱為例,母親往往溫柔地抱、細膩地撫摸,
而父親則不乏拋起孩子等這類動作這種良性刺激,
會幫孩子建立樂觀、膽大的性格特質。
多數父親採取的「放養模式」會給孩子「去做吧,
有老爸在」的暗示,讓孩子的主見得到肯定。
3.胸懷寬廣
胸懷寬廣被視為好父親極為重要的特徵。
如果爸爸可以大度包容,和孩子平等溝通,
不僅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他豁達大度的人生態度,也會對孩子性格形成產生影響。
4.勇於擔當
作為父親,自然要對家庭負責,
這就包括對妻子、對孩子和對長輩負責;
作為從業者,要對工作負責;
作為社會成員,要對社會負責等等。
有責任心的父親自然會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
無形中也教會了孩子認真負責。
5.勤儉節約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是否能夠養成勤儉自製的習慣,
都會深刻影響其一生。
不要因為家庭條件優越,就在金錢觀教育上放縱孩子。
幫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不仰仗父輩辛勤勞作的成果,好逸惡勞。
6.冒險精神
學會嘗試和適度冒險是學習重要途徑之一。
孩子要學會一項體育活動,總要有一些風險,
如果怕摔跤,就什麼都學不會,
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謹慎,不願做沒有把握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讓TA面臨真正的危險,
爸爸要預判危險情況並對孩子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