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宣統帝溥儀宣布遜位,而這也意味著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清王朝宣告結束。而在歷史上每當朝代鼎革之時,新建的政權總要清除前朝皇族。以大清王朝取代大明王朝為例,在多爾袞引軍入關,打著「為君父報仇」的口號攻伐李自成之時,雖然有安葬崇禎帝朱由檢之舉,但事實上被其誅殺的明朝皇族宗親就不下數十萬之數,而最為有意思的是康熙帝更是在知曉朱由檢之子朱慈煥尚存人世,年已七十有餘之時,還不忘假意下旨找回明朝遺孤,最後更是將朱慈煥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之莫須有罪名凌遲處死。這也可見在對待權力上,繼任者為鞏固權力消滅威脅而所進行的排他性行為的殘酷性。
但是就在宣統帝溥儀遜位,大清王朝壽終正寢之後,大清的皇室卻並沒有被清算,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政權更迭之中,大清皇室中有一個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載灃。
在光緒帝、慈禧太后相繼崩逝,溥儀上位之後,作為宣統帝的父親,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攝政王,大清王朝實際上的統治者。
雖然在大清滅亡的過程中,載灃顯得無能為力,但是事實上這也只是在當時民族危機嚴重,矛盾重重之時的歷史現實中的個人與潮流的對抗,個人之力已然是微末不足道的。
而在他成為攝政王之後,能夠拋棄滿漢之別聯絡了張之洞等漢臣,對手握大權的袁世凱欲除之而後快。當然在面對有段祺瑞前來助陣的袁世凱之後,卻又果斷放棄了誅殺袁世凱的決定。
可以說,在面對權利爭鬥中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而袁世凱接下來的舉動,也為雙方都留了台階。隨後袁世凱上奏稱病,載灃自然是樂見如此。隨後作為少壯派的滿清勛貴,他也做出了澄清吏治、預備立憲、發展實業的舉動,但是與歷史潮流而言,隨著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宣傳以及汪精衛的刺殺活動,清朝已是必亡之局。
最終面對辛亥革命南方的亂局,無奈之下只得起用可以調動北洋軍的袁世凱。而袁世凱起用之下,便將武漢革命軍打敗,奪取漢口。
此時的局勢,可以說全系袁世凱的態度。但此時的清廷命運,也全在載灃之上。如果不答應遜位,等待大清皇室的必然是一場血淋淋的屠殺。於是,袁世凱、革命黨人、載灃為代表的清廷三方之間便相互聯繫。最終,最為政治妥協的產物,清廷皇帝溥儀宣布遜位,而袁世凱則登上臨時大總統之位,而作為遜位的條件,新政府也與清廷之間簽訂了《清皇室優待條件》。其中規定,清溥儀帝雖然遜位,但可以居住紫禁城,對內更是可以一如舊制。而對於清朝皇室的其他成員,也可以保留他們的財產、田地等。
顯然這也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清廷最好的結局。而當1917年張勳復辟,扶持溥儀再登皇位之時,深知大勢已去的載灃也選擇了置身事外;後來對於兒子溥儀繼任日本人支持的偽滿洲國帝位之時,他也表達了鮮明的反對態度。可以說,大清皇室能夠在清末民國亂世之中全身而退,載灃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資料:《愛新覺羅載灃》等
大清王朝滅亡後,皇室為何沒有被清算?此人的作用至關重要
1912年,宣統帝溥儀宣布遜位,而這也意味著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清王朝宣告結束。而在歷史上每當朝代鼎革之時,新建的政權總要清除前朝皇族。以大清王朝取代大明王朝為例,在多爾袞引軍入關,打著「為君父報仇」的口號攻伐李自成之時,雖然有安葬崇禎帝朱由檢之舉,但事實上被其誅殺的明朝皇族宗親就不下數十萬之數,而最為有意思的是康熙帝更是在知曉朱由檢之子朱慈煥尚存人世,年已七十有餘之時,還不忘假意下旨找回明朝遺孤,最後更是將朱慈煥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之莫須有罪名凌遲處死。這也可見在對待權力上,繼任者為鞏固權力消滅威脅而所進行的排他性行為的殘酷性。
但是就在宣統帝溥儀遜位,大清王朝壽終正寢之後,大清的皇室卻並沒有被清算,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政權更迭之中,大清皇室中有一個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載灃。
在光緒帝、慈禧太后相繼崩逝,溥儀上位之後,作為宣統帝的父親,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攝政王,大清王朝實際上的統治者。
雖然在大清滅亡的過程中,載灃顯得無能為力,但是事實上這也只是在當時民族危機嚴重,矛盾重重之時的歷史現實中的個人與潮流的對抗,個人之力已然是微末不足道的。
而在他成為攝政王之後,能夠拋棄滿漢之別聯絡了張之洞等漢臣,對手握大權的袁世凱欲除之而後快。當然在面對有段祺瑞前來助陣的袁世凱之後,卻又果斷放棄了誅殺袁世凱的決定。
可以說,在面對權利爭鬥中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而袁世凱接下來的舉動,也為雙方都留了台階。隨後袁世凱上奏稱病,載灃自然是樂見如此。隨後作為少壯派的滿清勛貴,他也做出了澄清吏治、預備立憲、發展實業的舉動,但是與歷史潮流而言,隨著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的宣傳以及汪精衛的刺殺活動,清朝已是必亡之局。
最終面對辛亥革命南方的亂局,無奈之下只得起用可以調動北洋軍的袁世凱。而袁世凱起用之下,便將武漢革命軍打敗,奪取漢口。
此時的局勢,可以說全系袁世凱的態度。但此時的清廷命運,也全在載灃之上。如果不答應遜位,等待大清皇室的必然是一場血淋淋的屠殺。於是,袁世凱、革命黨人、載灃為代表的清廷三方之間便相互聯繫。最終,最為政治妥協的產物,清廷皇帝溥儀宣布遜位,而袁世凱則登上臨時大總統之位,而作為遜位的條件,新政府也與清廷之間簽訂了《清皇室優待條件》。其中規定,清溥儀帝雖然遜位,但可以居住紫禁城,對內更是可以一如舊制。而對於清朝皇室的其他成員,也可以保留他們的財產、田地等。
顯然這也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清廷最好的結局。而當1917年張勳復辟,扶持溥儀再登皇位之時,深知大勢已去的載灃也選擇了置身事外;後來對於兒子溥儀繼任日本人支持的偽滿洲國帝位之時,他也表達了鮮明的反對態度。可以說,大清皇室能夠在清末民國亂世之中全身而退,載灃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資料:《愛新覺羅載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