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犯錯之後,總是能夠積極道歉。問他可以保證下次不犯錯了嗎,他總是點頭說可以,但是往往,下次就繼續犯錯。有時候會在同一件事上反覆做錯,孩子的保證對於家長來說已經形同虛設。
五歲的亮亮在媽媽眼中就是一個淘氣又拿他沒辦法的小"魔王"。在幼兒園上完手工課之後,他就開始迷上了"玩泥巴"。把公園裡的沙子帶回家,弄得整個客廳沙發茶几都髒兮兮的。
在受到媽媽的一頓教育之後,他倒是不玩沙子了,改玩麵粉。趁媽媽不注意,把家裡的麵粉和白糖全倒在地上,和在一起攪拌。媽媽剛要發火,他便開始"變乖"主動保證自己下次不再玩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是每次當他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媽媽就拿他沒轍。
面對孩子的屢教不改,訓斥和打罵都無法讓孩子真正反省到錯誤,只有讓孩子學會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才能阻止下一次錯誤的出現。對此,"自然後果法"或許能給家長們帶來幫助。
什麼是"自然後果法"?"自然後果法"是由教育家盧梭所提出來的一個教育方法。它指的是讓孩子承擔因為自身犯錯而帶來的後果,讓他們從錯誤中吸取到教訓。其實質就是讓孩子在體驗中得到成長。
不喝水就會覺得口渴,不吃飯就會餓肚子,犯了錯誤就要承擔錯誤後果。家長在確保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之下,用"自然後果法"來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去發展。"自然後果法"有哪些作用?1、體驗式教育,更加深刻
長大說到底是關乎孩子自身的事情,不管父母怎麼維護,都終究無法代替孩子去走完一身。"自然後果法"旨在突出"自然"二字,讓孩子自然地順應規則去長大。無疑,做得好了會結出好果實,而做得不好,同樣需要承擔後果。這就是所謂的成長。
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遇到的基本上都是些小的挫折,在這時,父母就應該讓孩子多摔幾跤,這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在長大後,有更多的能力去面對生活中更大的挑戰。孩子的成長需要通過體驗來得到經驗,而經驗才能帶著孩子更好的去成長。通過親身經歷,會給孩子心裡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記住錯誤帶來的後果。
2、安全的放養式教育,提供自由
"自然後果法"既然旨在強調自然,就意味著父母不能事事都操縱在手,而是通過安全的放養,適當對孩子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
父母要做的不應該是使用渾身解數用各種條件去要求孩子,或者阻止孩子做錯事。這樣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手腳被束縛。而是可以選擇提前告知孩子,如果這樣做了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之後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也只有父母態度強硬,"自然後果法",才能它最大的效果發揮出來。
3、 減輕父母的重擔,讓孩子更懂事
如果孩子犯錯之後沒有領會到錯誤帶來的深刻後果以及反思。那麼同樣的錯誤,會在每天不斷地重複。這對父母的時間和精力來講,都是一種損耗和負擔。
通過自己承擔後果,讓孩子感到畏懼,從而明確是非對錯。不僅知道了犯錯帶來的是不好的東西,也讓他們更加懂得在做事之前要先謹慎考慮一下是否合適。從而慢慢成長,減輕家長的重擔。
家長應該如何使用"自然後果法"?1、提前和孩子商量後果
當父母改變自己對孩子一昧犯錯的行為,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他們自己所做的選擇之後產生的後果,從而學會承擔。在改變自己的行動之前,父母一定要事先和孩子商量,抱著尊重和平等的態度先和孩子說明犯錯之後的責任。
一來,父母的事先說明可以先給孩子打一劑預防針,讓孩子知道這不是犯錯之後額外的懲罰,而是自己不遵守規則而需要去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態度,對於犯錯需要承擔的後果,他的反應程度可以讓父母對後果的輕重做出預判。
2、不借題發揮
當孩子在承擔自己因為犯錯誤而帶來的後果時,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再對他們進行指責和諷刺。更不要說出"我早就跟你說了,你偏不聽話。"這類的話。這會對孩子在承擔自然後果的過程中的學習造成阻礙。
此時的孩子已經處在不開心、沮喪的情緒里了,這時候父母的指責只會將讓他們體驗自然後果,思考自身錯誤的重心轉變到被責怪的喪氣里。也會導致他們長時間陷在失落和難過中。
3、立場堅定
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表現無辜、難過或者生氣時,會忍不去想去"解救"他們。但,家長必須要知道的是:"自然後果法"是旨在幫助孩子承擔起責任,以及增加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如果家長不能堅定立場,堅持住自己的"無視",那麼孩子永遠不會學會承擔,也體驗不到自己獨立承擔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反而,他會在每次犯錯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難過無辜,並讓他人來替他承擔責任。
"自然後果法"注重的是:當後果發生的時候給孩子帶來的心裡體會,若是父母一開始或者是中途就放棄讓孩子獨自承擔後果的想法。那"自然後果法"就失去了它對於孩子的教育意義。
4、平靜心態
讓父母堅定立場,絕不是讓父母對孩子完全袖手旁觀。父母可以對孩子在經歷的事情表現出自己的同情和理解。通過共情的方法來和孩子溝通。在他抱怨後果是多麼糟糕,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信心和鼓勵。"媽媽愛你,媽媽相信你能處理好這件事的。"通過鼓勵的方式增加孩子的信心,讓他能夠堅持自己獨自完成一件事。
但,值得父母注意的是:當孩子處在危險當中,比如玩火、水塘游泳等;或者是自然後果已經影響到了其他人,比如亂丟石頭、砸壞別人的東西等;或者是孩子的行為的後果在他們自身眼中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是一個問題,比如不洗澡、不吃早餐等。上述這些情形若是只是單純使用"自然後果法"已經是無法教育孩子了。這時候需要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並去教導和引導他們。
"自然後果法"鼓勵家長們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讓孩子去感受,去體會他們因為自身行為帶來的不可知的或者是不輕易能被解決的的結果。即使他們要為此付出時間和體力等,但父母都需要放手讓他們去做,這同樣也是孩子學習新技能的好機會。
而對於"自然後果法"的使用,建議家長們最好選擇在孩子青春期之前進行,尤其在孩子的學齡前是最安全,也是最讓人放心的階段。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孩子要經歷的大部分都只是生活中的瑣事,危險係數較低,安全也是指在家長們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從犯錯到學會承擔,對於某些成年人來說都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夠做到。孩子同樣需要時間去學習。那麼,家長這時候就應該多些耐心和適當放手,讓孩子多去體驗犯錯帶來的後果,去學習成為一個有當擔的人。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孩子犯錯總積極道歉卻堅決不改?「自然後果法」讓孩子學會承擔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犯錯之後,總是能夠積極道歉。問他可以保證下次不犯錯了嗎,他總是點頭說可以,但是往往,下次就繼續犯錯。有時候會在同一件事上反覆做錯,孩子的保證對於家長來說已經形同虛設。
五歲的亮亮在媽媽眼中就是一個淘氣又拿他沒辦法的小"魔王"。在幼兒園上完手工課之後,他就開始迷上了"玩泥巴"。把公園裡的沙子帶回家,弄得整個客廳沙發茶几都髒兮兮的。
在受到媽媽的一頓教育之後,他倒是不玩沙子了,改玩麵粉。趁媽媽不注意,把家裡的麵粉和白糖全倒在地上,和在一起攪拌。媽媽剛要發火,他便開始"變乖"主動保證自己下次不再玩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是每次當他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媽媽就拿他沒轍。
面對孩子的屢教不改,訓斥和打罵都無法讓孩子真正反省到錯誤,只有讓孩子學會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才能阻止下一次錯誤的出現。對此,"自然後果法"或許能給家長們帶來幫助。
什麼是"自然後果法"?
"自然後果法"是由教育家盧梭所提出來的一個教育方法。它指的是讓孩子承擔因為自身犯錯而帶來的後果,讓他們從錯誤中吸取到教訓。其實質就是讓孩子在體驗中得到成長。
不喝水就會覺得口渴,不吃飯就會餓肚子,犯了錯誤就要承擔錯誤後果。家長在確保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之下,用"自然後果法"來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自然後果法"有哪些作用?
1、體驗式教育,更加深刻
長大說到底是關乎孩子自身的事情,不管父母怎麼維護,都終究無法代替孩子去走完一身。"自然後果法"旨在突出"自然"二字,讓孩子自然地順應規則去長大。無疑,做得好了會結出好果實,而做得不好,同樣需要承擔後果。這就是所謂的成長。
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遇到的基本上都是些小的挫折,在這時,父母就應該讓孩子多摔幾跤,這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在長大後,有更多的能力去面對生活中更大的挑戰。孩子的成長需要通過體驗來得到經驗,而經驗才能帶著孩子更好的去成長。通過親身經歷,會給孩子心裡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記住錯誤帶來的後果。
2、安全的放養式教育,提供自由
"自然後果法"既然旨在強調自然,就意味著父母不能事事都操縱在手,而是通過安全的放養,適當對孩子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
父母要做的不應該是使用渾身解數用各種條件去要求孩子,或者阻止孩子做錯事。這樣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手腳被束縛。而是可以選擇提前告知孩子,如果這樣做了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之後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也只有父母態度強硬,"自然後果法",才能它最大的效果發揮出來。
3、 減輕父母的重擔,讓孩子更懂事
如果孩子犯錯之後沒有領會到錯誤帶來的深刻後果以及反思。那麼同樣的錯誤,會在每天不斷地重複。這對父母的時間和精力來講,都是一種損耗和負擔。
通過自己承擔後果,讓孩子感到畏懼,從而明確是非對錯。不僅知道了犯錯帶來的是不好的東西,也讓他們更加懂得在做事之前要先謹慎考慮一下是否合適。從而慢慢成長,減輕家長的重擔。
家長應該如何使用"自然後果法"?
1、提前和孩子商量後果
當父母改變自己對孩子一昧犯錯的行為,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他們自己所做的選擇之後產生的後果,從而學會承擔。在改變自己的行動之前,父母一定要事先和孩子商量,抱著尊重和平等的態度先和孩子說明犯錯之後的責任。
一來,父母的事先說明可以先給孩子打一劑預防針,讓孩子知道這不是犯錯之後額外的懲罰,而是自己不遵守規則而需要去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態度,對於犯錯需要承擔的後果,他的反應程度可以讓父母對後果的輕重做出預判。
2、不借題發揮
當孩子在承擔自己因為犯錯誤而帶來的後果時,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再對他們進行指責和諷刺。更不要說出"我早就跟你說了,你偏不聽話。"這類的話。這會對孩子在承擔自然後果的過程中的學習造成阻礙。
此時的孩子已經處在不開心、沮喪的情緒里了,這時候父母的指責只會將讓他們體驗自然後果,思考自身錯誤的重心轉變到被責怪的喪氣里。也會導致他們長時間陷在失落和難過中。
3、立場堅定
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表現無辜、難過或者生氣時,會忍不去想去"解救"他們。但,家長必須要知道的是:"自然後果法"是旨在幫助孩子承擔起責任,以及增加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如果家長不能堅定立場,堅持住自己的"無視",那麼孩子永遠不會學會承擔,也體驗不到自己獨立承擔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反而,他會在每次犯錯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開始難過無辜,並讓他人來替他承擔責任。
"自然後果法"注重的是:當後果發生的時候給孩子帶來的心裡體會,若是父母一開始或者是中途就放棄讓孩子獨自承擔後果的想法。那"自然後果法"就失去了它對於孩子的教育意義。
4、平靜心態
讓父母堅定立場,絕不是讓父母對孩子完全袖手旁觀。父母可以對孩子在經歷的事情表現出自己的同情和理解。通過共情的方法來和孩子溝通。在他抱怨後果是多麼糟糕,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信心和鼓勵。"媽媽愛你,媽媽相信你能處理好這件事的。"通過鼓勵的方式增加孩子的信心,讓他能夠堅持自己獨自完成一件事。
但,值得父母注意的是:當孩子處在危險當中,比如玩火、水塘游泳等;或者是自然後果已經影響到了其他人,比如亂丟石頭、砸壞別人的東西等;或者是孩子的行為的後果在他們自身眼中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是一個問題,比如不洗澡、不吃早餐等。上述這些情形若是只是單純使用"自然後果法"已經是無法教育孩子了。這時候需要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並去教導和引導他們。
"自然後果法"鼓勵家長們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讓孩子去感受,去體會他們因為自身行為帶來的不可知的或者是不輕易能被解決的的結果。即使他們要為此付出時間和體力等,但父母都需要放手讓他們去做,這同樣也是孩子學習新技能的好機會。
而對於"自然後果法"的使用,建議家長們最好選擇在孩子青春期之前進行,尤其在孩子的學齡前是最安全,也是最讓人放心的階段。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孩子要經歷的大部分都只是生活中的瑣事,危險係數較低,安全也是指在家長們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從犯錯到學會承擔,對於某些成年人來說都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夠做到。孩子同樣需要時間去學習。那麼,家長這時候就應該多些耐心和適當放手,讓孩子多去體驗犯錯帶來的後果,去學習成為一個有當擔的人。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